沣盛“十大宣言”
诚信 | 做诚实守信的人,做诚实守信的企业 |
关怀 | 以人为本,全心投入 |
态度 | 永无止境的奋斗,做到精益求精 |
团队 | 相信团队的智慧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
梦想 |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
方法 | 打破固有观念,寻找可行的办法 |
品质 | 不接收、不制造、不传递不良品 |
服务 | 关注客户,给他最好的服务 |
创新 | 学习伴我同行,创新伴我发展 |
感恩 | 我们都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
沣盛国际有限公司有着悠久的海绵生产历史,早在1964年,集团创始人张福国先生和他的家族就在中国澳门创建东南亚乳胶制品厂,开始从事橡胶产品的生产。1974年集团开始转向生产PU海绵,并相继在中国广东、浙江、湖北,越南,印尼等地开设分厂。
近些年,在集团两位联席总裁的带领下,集团锐意进取,不断的持续发展,除海绵生产外,也涉及寝具、沙发成品市场,目前集团拥有7个泡绵厂、2个沙发厂,1个床垫厂,海绵年产量超过60,000吨,集团年产值近20亿元,生产的海绵品种除普通海绵外,还包括阻燃、吸震、抗静电、耐黄变、高回弹、慢回弹、PU网状、PU模塑成型以及其他类型半成品和制成品;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衣类、床类、玩具、手套、头盔、安全服、童车等行业。
我们从世界知名化工厂商如巴斯夫、壳牌、科思创、陶氏化工、万华化学等引进优质原材料。海绵热销中国大陆地区,寝具及沙发成品遍销亚洲、欧美市场,我们与比亚迪、本田、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日产汽车、宜家家居(IKEA)、DOREL、RTG、健威家具等客户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1、TS16949体系认证,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我们坚持“永无止境的奋斗、做到精益求精”的理念,力求“以充满创意、时尚的产品领导潮流,与您共享健康、舒适的绿色世界”。
以充满创意、时尚的产品领导潮流
与您共享健康、舒适的绿色世界
每一块海绵都出自沣盛
诚信 | 做诚实守信的人,做诚实守信的企业 |
关怀 | 以人为本,全心投入 |
态度 | 永无止境的奋斗,做到精益求精 |
团队 | 相信团队的智慧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
梦想 |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
方法 | 打破固有观念,寻找可行的办法 |
品质 | 不接收、不制造、不传递不良品 |
服务 | 关注客户,给他最好的服务 |
创新 | 学习伴我同行,创新伴我发展 |
感恩 | 我们都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
简介
沣盛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福国
澳门泉州泉港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
福国慈善基金会创办人
生平简介:
1920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中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家中九子,是其中最小的那位。
1947年远赴新加坡,开始了他的奋斗人生。在新加坡,从码头的搬运工人到地盘建筑工人,再转做三轮车夫。
1949年利用与停靠新加坡码头的英国水兵进行货品交易的商机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64年于澳门定居,并创立了东南亚乳胶制品厂,制造乳胶床褥、枕头等床上用品批发。
1988年与中山海棉厂合作创立了集团第一间工厂——中山南亚海棉工艺制品厂有限公司。
在儿子的帮助与改革下,他将事业扩大并发展成现有的海内外10间工厂的沣盛国际有限公司,他的海绵事业遍布中国广东、浙江、湖北及越南、印尼等地
2017年5月2日,张老与世长辞,享年97岁。
生平慈善:
1957年盖大屋时,同时为家乡修桥铺路,令乡亲们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1995年开办非牟利的:“福国幼儿园”为家境清贫的儿童提供免费教育。集资建造五层楼高的老人活动中心,提供场所让老人们欢聚及活动。并建设骨灰堂及祠堂。
几十年来心系桑梓,先后在贵州,山东设立教育基金,捐建贵州明光第一小学、福国小学、友娘小学等十多间希望小学。
2017年创立福国慈善基金会
生平评价:
爱国、爱家、坚韧、诚信、拼搏、感恩
简介
沣盛国际有限公司联席总裁 张志伟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政协常委
澳门泉州泉港同乡会创会会长
1989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学士
2014年获得香港公开大学MBA
寄语:
记得汪国真曾说过:“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回头一望,从1987年新加坡退伍后进入大学校园,198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南亚工厂,海绵行业一干就是30几年,期间经历了不少的风雨与挫折,我也迷茫过,动摇过,可心底总有一股不放弃的信念在支撑着我,而曾经的这些经历都已变成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沣盛已然走过一甲子的光阴,沣盛的今天是许多坚守岗位、默默耕耘的沣盛人共同创造的,沣盛的明天也离不开大家的鼎力支持与协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继续朝着打造“百年沣盛”的这一宏伟目标砥砺前行,开创属于沣盛的美好篇章。
简介
沣盛国际有限公司联席总裁 张志杰
1990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学士
1994年获得南洋理工大学MBA
寄语:
回想当年,1990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我先后尝试了许多不同的行业,经历过不同的挑战和成败,让我认识到自己多方面的不足,同时我也领悟到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发展的天花板,不同的行业也有它不同的未知变量,因此我们选择的行业将会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和人生的高度。
2002年首次踏入中国开始管理工厂,从设立集团的邮箱编码规则到ERP代码设计、生产工序的调整到市场定位,短短5年的时间我们成功在英国联交所挂牌上市,却又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除牌,让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力量的潜能和准备不足的不稳定性。
尽管“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但是正如小米创始人雷军所说猪能飞起来的前提是需具备一双小翅膀,即使选对了行业可以趁东风发展的更顺利,但是想飞得更高那一定要让自己长出翅膀,如何长出翅膀就是要不断提升和投资自己,这才是永恒的真理,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认知格局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已经陪伴着沣盛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的成长,让我和我的团队建立了一定的默契和信任,这份友谊和团结给集团带来了无比强大的力量继续推向行业的天花板。
祝沣盛集团持续前进迈向一百周年的里程碑,愿沣华正茂、盛启未来!